


分流石圓環是香港一個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遺跡,位於新界大嶼山西南的分流,於1983年4月15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。 分流石圓環是一組長2.7米、寬1.7米的橢圓形結構,由約20塊未經琢磨的石塊刻意堆疊而成,排列有序。堆疊石圓環的目的難以稽考,考古學家估計是與祭祀儀式有關。


分流郊遊徑由鳳凰徑第七段(落分流東灣)至分流村,全長兩公里,路經的古跡名勝甚多,短短的兩公里旅程,就像一條時光隧道,把遊人帶回數百年前的古代。


分流炮台位於大嶼山西南端,雄踞分流山頭俯瞰來往珠江的航道。炮台長約46米,闊21米,牆身以花崗石及青磚疊砌而成,於明代(1368-1644年)已有記載。香港政府於1981年將分流炮台定為法定古蹟,並在1985年及1990年進行修葺。


1.)
從石壁沿鳳凰徑第八段經狗領涌步行 2.5小時半前往。
2.)
從大澳沿鳳凰徑第七段經二澳步行 2小時前往。
3.)
從大澳僱小艇前往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*


2012年11月3日